陶锐的十字绣作品《吴井桥》。 康平 摄
陶锐向大家讲解自己的作品。
老昆明的街、老昆明的巷、老昆明的房子……在照片里、在画里我们都见过,但在十字绣里的“老昆明”你见过吗?咱昆明就有这么一牛人陶锐,把上世纪70年代吴井寺和上世纪60年代的滇池一角搬进了十字绣。而且这是自画自绣的作品,难度系数很高哦。绣衷情十字绣批发
父女合作 滇池搬进十字绣
对儿时生活的地方,很多时候都会有一些莫名的眷恋,38岁的陶锐也是,吴井寺一带是她儿时生活了20多年的地方,至今还很怀念昆明有名的吴井。“当时的井水比现在的矿泉水还好喝,甜的,而且水冬暖夏凉。”吴井当时就在吴井寺内,陶锐的这幅名为《吴井桥》的十字绣当然少不了这口井。绣衷情十字绣批发
在陶锐的十字绣中,蓝天白云,昆明老民居建筑、寺庙、杂货店、茶馆、花园等70年代吴井寺周围的景物被她活灵活现地绣进了绣布中。别看这幅作品才60公分长、40公分宽,那可是八九十种颜色的线一针针绣出来的。绣衷情十字绣批发
在作品《滇池一角》中,滇池的水很清,浅水区荷花开得正艳,一名老妇头戴“帕帕”身穿“荫丹蓝”划着木船在滇池中穿行,与她的船同行的还有从去西山运石头的船等等。陶锐的父亲告诉记者,那时他特别喜欢到滇池钓鱼,所以他事先勾勒了大概的轮廓让女儿绣出来。
绣了拆 拆了绣 半年一幅画绣衷情十字绣批发
陶锐1998年就开始绣十字绣,前后绣了多少幅她记不清了。“照着图纸绣没有意思,要绣就绣点有纪念意义的。”这是某天父亲对陶锐说的话,于是他们一家便开始挑战没有图纸的十字绣,首次绣的就是他们生活过的吴井寺。绣衷情十字绣批发
“那一带土杂店独此一家,茶馆也很热闹,昆明东南六城的茶客不远数十里慕名而来,说书听戏都有、旁边小吃店的凉米线、破酥包很好吃”指着绣布里的老吴井,陶锐的父亲附和女儿有说不完的话。也因为眷恋,他们就用十字绣绣了这段记忆,为的是保留下来让他们的后人也看看,不要忘记吴井的历史。
说到绣的过程中的困难,陶锐父亲表示,配线本来就很难,因为没有传统十字绣图纸的指导,需要什么色彩必须自己去想象,而一些渐变的色彩并不是那么好掌握。记者注意到,作品《滇池一角》的十字绣里还能看到很多小疙瘩隐在绣布里,原来它也和《吴井桥》一样拆了绣,绣了又拆。这样反反复复不知道绣上多少次才完成,小疙瘩也就在这过程中“长”了出来。这两幅作品,陶锐都用了半年时间才完成。
将来绣个更大的《吴井桥》绣衷情十字绣批发
“吴井桥”这幅十字绣曾在“昆明市总工会成立80周年的系列活动”中获得三等奖,也曾在省博物馆中做过展览。陶锐告诉记者,许多老昆明人很喜欢这幅十字绣,并要她画图纸,他们想参照着绣,但最后都被她婉拒。她表示,这只是属于他们一家的记忆,并不想使它成为商业行为。
如果不是这幅十字绣里没有“老昆明人”存在,那真会让人想起清明上河图里的热闹。陶锐告诉记者,如果要绣上人物那更是很费劲的事,如果要绣,对人物的穿着等她必须去查资料。绣衷情十字绣批发
目前《吴井桥》作品里范围比较小,就连陶锐家都没在作品里,这也是陶锐的一个遗憾。她表示,将来想再绣一幅范围更大的《吴井桥》。